經邦咨詢股權激勵專家鄭波老師:激勵對象不相信公司利潤怎么辦?
民營企業出身草莽,野蠻生長,老板往往懂業務,但對于管理尤其是財務法務方面的知識并不夠,又由于我國企業稅務成本較大(更因為大部分企業稅務不規范,因此可能導致稅務規范的企業競爭成本高,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),所以,企業的利潤水平一直是云山霧里,員工對此的信任程度普遍不高,而在股權激勵中,股權分紅、增值等收益都與企業利潤額度息息相關,那么,在企業財務不太規范的情況下,利潤該如何呈現呢?
方法1:以公司公布的凈利潤為準
如果員工對企業前景看好,對老板信任,那么,即使對公司的財務不清楚、不熟悉,也會接受公司公布的凈利潤數字,當然,企業也要逐步往規范方向走,幾年后達到規范化了,財務報告就可以公開透明了,想當年華為就是如此,九十年代初的時候就是以公司公布的為準,后來企業實力強大了,規范成本可以承擔了,就找來四大審計機構來審計。在實際操作中,有些企業出于對等機制的設計,會給員工入股進行保本承諾。
方法2:孰高原則
以銷售額的5%或公司公布的實際凈利潤孰高為準。一般企業銷售額的數字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,這樣相當于有了一個相對基準的數據,如果公司公布的凈利潤數字大于此,員工當然會更加容易接受。
當然,也可以兩者結合進行計算,并以銷售增量的更高比例進行計算,以我們服務過的一個咨詢項目客戶為例,“2015年度、2016年度股權激勵實施的凈利潤計算公式調整為:股權激勵實施的凈利潤=年度銷售增長額*15%*50%+年度公司公布的凈利潤*50%;當公司公布的凈利潤小于等于0值時,則以0值計算。2017年度及未來年度,股權激勵實施的凈利潤以公司公布的年度凈利潤為準”。
方法3:模擬利潤
模擬利潤=公司銷售收入-直接成本(包括原材料成本、人工成本等)-期間顯性費用(如:財務費用等)-其他綜合成本費用(例如:稅費、公關費用等,按銷售額的10%計算),這樣公司可以透明的都進行核算,其他還不太能透明的就綜合打個包進行計算。
經邦資深合伙人鄭波老師簡介
股權實戰專家
經邦咨詢資深合伙人
多年企業管理實戰和咨詢經驗, 奉行為企業提供思想、方案、執行“三位一體”的閉環落地咨詢服務;
曾為數百家企業集團提供過股權激勵、集團管控等領域的咨詢服務 ;
發表多篇文章:《股權的力量:走向寡頭的戰略選擇》、《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五大常見誤區》、《阿米巴經營之我見 》、《股權激勵——連鎖門店激勵新模式》、《浙江E集團人力資源管控》…
個人專著《第三方》
部分咨詢項目:
洋河、王力集團、良品鋪子、金吉列留學、大東吳集團、浙江中紡、藍美股份、驃馬涂裝、富瑞特裝、元祖食品、上海寶亞、西安雨中情、環山集團、登升勞保、勝利油田、銀盛泰、濟南長清、皖新傳媒、皖北醫院、華源集團、江西金虎、北京萬芙、維通利電氣、河北港口集團、懷山堂生物、本鋼集團、內蒙古工大華遠、長航重工、成都三極科技、佳海電子、新都化工、閩商投資、佛山合億、酷賽電子、深圳愛升、旗豐供應鏈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