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4月16日-19日,經邦【動態股權落地咨詢方案班】在上海如期召開。各行業幾十位企業家齊聚于此,其中不乏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前來學習的企業家,每一次學習,都會有新的收獲與領悟。
對于股權激勵,很多企業家都并不陌生;股權激勵的作用、股權激勵的方式、乃至一套完整的股權激勵方案,對于企業家來說,是非常容易學習并掌握的,而經邦【動態股權落地咨詢方案班】的精髓,是在這些理論的講解之外,融合大量落地案例,通過實操的分析與問題的剖析,給予企業家“看得到、學得會、用得上”的股權專業技能。
股改中的割、舍、離
有的門店可能連年虧錢,但是老板出于各種原因遲遲不舍得關店;
有些業務當下賺錢,但是未來發展空間不大,老板事事親力親為,無暇顧及其他業務的開展;
當老板想要發展新業務時,找不到合適的人才與他一起干,老員工激情不高,發展一度出于停滯...
當經邦資深合伙人李明星老師在第三天的課程中拋出這些問題時,臺下的企業家學員們紛紛陷入沉思。
的確,這些問題刺痛每一個企業家內心,深究這些問題的根本,其實是企業架構混亂、業務線沒有合理整合拆分,從而導致企業變成“大鍋飯”型企業,這樣的企業必須先理清業務板塊,從頂層到基層做好架構設計,進而通過導入股權激勵機制,分層次、分方式的進行合理激勵,達到企業發展的訴求。
因此,在梳理企業業務板塊時,我們會發現以下幾類情況,合理的進行割、舍、離,才是企業家當下亟待考慮的問題。
既不賺錢也不值錢的業務:舍
企業中通常存在當下既不賺錢、未來也不值錢的業務板塊,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企業家遲遲不舍得關閉這些業務,長此以往,這一部分業務必將拖住企業的發展節奏,而在這個業務中的員工也逐漸失去積極性,從而在企業內部帶動負面情緒,對企業其他業務的開展產生負面影響,這類業務必須盡快舍棄。
賺錢但不值錢的業務:離
當下非常賺錢的業務,但未來發展空間不一定很大,不過這類業務通常能給企業帶來穩定的現金來源,因此,這類業務需要企業家自身“離開”,以門店/事業部合伙人形式交給核心人才,以股權激勵進行門店/事業部合伙人管控,既保全當下賺錢業務的穩定開展,企業家還能從中脫身,將重心放到其他待發展的業務中。
不賺錢但值錢的業務:割
對于民營企業來講,企業家通常都是充滿夢想與未來展望的,因此有些業務的憧憬在未來一定能給企業賦能,讓企業變得更加值錢,但在當下由于資金、人力等各種問題,不適合立即開展這類業務,此時企業家要做到暫時“割舍”,把它放到企業未來幾年的計劃中即可,企業只有達到一定的盈利時,再考慮發展這類業務,時機就非常合適了。
因此,那些當下既能為企業賺錢,帶來盈利收入,未來又很值錢,能為企業帶來高額估值的業務,才是企業家當下應“親自督辦”的核心業務,而在此過程中,勢必需要一批有才能的企業合伙人與企業家一同奮斗,到底什么樣的人才是理想的合伙人呢?
企業合伙人的七大“內功”
1、經營思維
經營思維是七大“內功”中重要的一項,有經營思維的合伙人就像企業家“肚子里的蛔蟲”,能與企業家在企業發展方向上不謀而合。
2、財務思維
看不懂財稅報表的合伙人,沒有辦法告訴你到底賺了多少錢,又談何分他多少錢?
當你的合伙人懂得財務知識,知道每一分盈利都伴隨著幾分支出,他才真正知道如何管控成本,如何提高盈利,否則什么都是“大概”“也許”“似乎”,上交的就是一份“糊涂賬”。
3、人資思維
人力資源其實包含好幾個方面,譬如招聘、績效、薪酬等等,合伙人必須要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樣的員工來協助他,如何為員工制定合理的績效指標,才能帶動整個業務板塊的運作。
4、營銷思維
營銷其實分兩個方向--對內營銷和對外營銷;對外營銷是給客戶營銷公司的產品,而我們這里指的是對內營銷--為員工營銷企業的價值與文化。合伙人不一定是很好的銷售,但一定要具備“超級演說家”的口才與個人魅力,將企業的價值與文化深入員工基層。
5、溝通思維
沒有一個企業可以閉門造車,沒有一項成果是一個人單打獨斗就可以的,合伙人要具備一定的溝通思維能力,才能串起公司與各個業務板塊的協作疏通。
6、大局觀
大局觀,通俗的說就是凡事長遠考慮,以得與失的辯證關系原理看待問題。大局觀,就是堅持,不惜代價獲取的勝利,不因局部勝負而耽誤全局勝負,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,這也是合伙人應具備的重要“內功”。
7、較大的格局
格局,其實也就是世界觀,通俗來講,合伙人的格局必須要比普通員工大,合伙人應與企業家一同,站在企業的角度思考企業的問題,而不是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個人的得失。
為期4天3夜的【動態股權落地咨詢方案班】即將進入尾聲,前來聽課的企業家不僅學到了股權的專業知識,還親自設計方案并由經邦專家指導,可謂不虛此行,收獲滿滿。
下一期經邦【動態股權落地咨詢方案班】將于5月14日-17日如期開課,歡迎企業家咨詢報名。